Archives

August 2017

今年多名藝人先後購入工廈單位。

工廈呎價較便宜,加上可作自用,今年多名藝人先後購入工廈單位。 百樂門單位 張學友1380萬購 資料顯示,近日柴灣百樂門大廈9樓8號及9號室,合共3,176平方呎,成交價1,380萬元,呎價4,345元。 資料顯示,歌手張學友透過公司購入。原業主於2007年以310萬元購入,持貨10年獲利1,070萬元,升幅3.5倍。 另外,年中黃竹坑新興工業大廈23樓,面積4,694平方呎,連逾3,100平方呎天台,以4,980萬元易手,呎價10,609元。 甄子丹4980萬 購新興工廈高層 新買家為甄子丹及汪詩詩。原業主於2011年2,125萬元購入,持貨6年獲利2,855萬元或1.3倍。 甄子丹與汪詩詩早在港鐵港島南綫通車前已入市該區工廈,在2011年以1,620萬元購入同廈16樓全層,呎價3,451元。另年初古天樂透過公司名義以5,000萬元買入鴻圖道77號潤承大廈3樓全層,面積8,902平方呎,呎價5,617元。

上半年工廈拆售理想

上半年工廈拆售理想,由於市場資金多,下半年仍有拆售項目推出,入場費較便宜,料吸引投資者入市。 7月份大額工廈買賣不多,近期較大手買賣,為葵涌同珍工業大廈多層易手,涉及物業地下至3樓,總樓面3.3萬平方呎,成交價8,000萬元,呎價約2,400餘元,買家為金朝陽(00878)。 逾億元工廈成交 半年15宗 整體上半年工廈買賣理想,中原工商舖工商部董事郭楚華表示,整體工廈物業買賣交投自去年起見喘定,今年市場出現價量齊升,上半年度共錄得約2,119成交,成交金額約197億元,較去年同期分別上升約65%及85%。租賃方面,過去一年走勢平穩,租賃宗數半年度計皆在4,500宗水平。 郭氏指出,近年工廈拆售熱潮興起,帶動不少投資者追捧大樓面的工廈單位。今年半年度錄得15宗工廈逾億元成交個案,個別為逾萬平方呎工廈樓面之成交,當中表現最為積極為資深投資者蔡伯能看好觀塘區工廈市場,斥資1.64億元先後購入觀塘豐利中心1樓及有利中心3樓全層,並有意分拆出售。另邊廂,不少買家傾向購入細價工廈作自用或長綫投資,資料顯示,500萬元以下的工廈成交量走勢向上,造價穩定。本年上半年共錄得約1,268宗買賣成交,較去年同期上升約68%。 觀塘兩項目拆售 涉60單位 上半年拆售項目中,包括觀塘K One East及柴灣K One Island項目,於一星期內已幾近沽清。工廈細碼新盤受捧,宏基資本(02288)旗下大角咀必發道宏創方年中開售,提供242伙單位,7成單位面積約300平方呎以下,反應甚理想,至今已沽出232伙,造價亦理想。而宏基資本旗下的Khora銷情,項目涉及約289單位,最新已沽出279單位,市場上僅餘10伙待售,非常理想。另主力改裝工廈物業的樂風集團(LOFTER GROUP),於今年發售3個項目,分別新蒲崗LOFTER VIEW、荔枝角LOFTER SQUARE及觀塘LOFTER PORT,其中LOFTER VIEW已全數售出,套現5,000萬,另9月亦會推出2個觀塘項目,工作室面積約200至500平方呎涉及約50至60單位。LOFTER GROUP創辦人及首席投資總監周佩賢表示,集團早前斥資2.18億元購入觀塘協發工商大廈一籃子物業,計劃保留收租;另年內斥資2億至3億元收購物業,考慮購入優質地段的全幢工廈。 業界人士認為,由於市場資金仍多,而工廈拆售勝在入場費低,正值住宅辣招稅礙入市,住宅投資者轉戰工廈。下半年預期投資氣氛仍不俗,亦有投資者部署拆售工廈,相信承接力仍理想,工廈買賣數量平穩。  

全幢物業買賣旺

  全幢物業買賣旺,消息稱,里昂證券沽出銅鑼灣Zing全幢商廈,作價約21億元,持貨3年轉手獲利約5億元,成兩個月區內第4幢商廈成交。 約7.9萬呎樓面 全數租出 據了解,新買家為本地投資者,持有上環L plaza全幢商廈,市值10億元,據悉以該廈另加11億元換Zing全幢。 本年5月,里昂證券標售旗下的銅鑼灣耀華街38號銀座式商廈Zing並於6月招標,適逢物業市場交投暢旺,獲多路財團洽購。市場人士透露,項目最終易手,作價約21億元。物業樓高27層,總樓面面積約79,051平方呎,現時全數租出,租客包括特色餐廳、卡拉OK等。 里昂持貨3年 轉手賺5億 3年前里昂證券透過轉讓股份以約16億元購入物業,其後斥數千萬元進行大翻新及租戶重組,呎租由當年30至40元,跳升至60餘元。目前物業出租率達100%,每年租金收入約6,000萬元,如今以21億元沽出,持貨3年獲利約5億元,而新買家可享近3厘回報。 市場人士透露,項目由本地投資者購入,而是次涉及非單一買賣。據悉,新買家於2015年,以8.1億元購入上環皇后大道中L plaza商廈全幢,物業樓高22層,出租率逾9成,呎租約28至30元,每月租金收入近200萬元,項目總樓面約58,269平方呎。 該業主於今年4月,曾把物業進行標售,叫價約10億元,當時未有售出。消息透露,該買家有意購入銅鑼灣Zing全幢,終與里昂證券達成協議,以交換物業形式另加11億元完成買賣。 據悉,該財團屬本地家族,作風低調,投資物業以全幢為主,包括於2010年,斥近10億元購入灣仔告士打道88號商廈全幢,總樓面面積約9.56萬平方呎,保守估計目前物業已升值1倍,市值約20億元。 市場資金充裕,投資氣氛近月升溫,單計銅鑼灣區,7月至今已錄4宗全幢買賣,包括本地投資者以近20億元,向台灣富邦保險購入Cubus全幢商廈,另資深投資者林子峰,亦斥9.65億購駱克駅全幢,連同是次Zing成交,4買賣合共涉約67億元,反映交投暢旺。

九龍灣高銀金融國際中心兩層樓面獲承租

  東九龍寫字樓供應多,租金受壓,吸引公司搬遷省租金。電梯公司奧的斯租九龍灣高銀金融國際中心兩層樓面,達7萬平方呎,呎租約25元。 市場消息透露,九龍灣高銀金融國際中心兩層樓面獲承租,該廈每層面積達3.5萬平方呎,合共達7萬平方呎,新租客為奧的斯,為全球升降機、電動扶手梯及自動行人道製造商,規模非常龐大。 可整合業務 或省一半租金 據悉,奧的斯在港設多個辦事處,包括太古城中心、觀塘傲騰廣場等,是次租高銀金融國際中心,可整合業務,若由港島東搬遷至九龍灣,可節省一半租金。 高銀金融國際中心由高銀金融(00530)發展,是集團旗下首個香港地產發展項目,樓高27層,其中23層為甲級寫字樓樓面,合共約80萬平方呎。物業去年尾落成,暫時出租率不高。 事實上,今年東九龍有多幢甲廈落成,並集中於九龍灣,包括投資者金利豐(01031)朱太旗下九龍灣宏照道及臨利街交界甲廈,涉及約55萬平方呎,名為Kingston Financial Centre,另廠家劉漢松旗下常悅道商貿項目Hong Kong Pacific Tower,提供33萬平方呎等,加上年底尚有豐樹基金旗下Mapletree Bay Point等,合共逾百萬平方呎新供應,業主互相競爭搶客下,租金受壓,故呎租多徘徊在20至30元水平。 港鐵南港島綫通車以來,惠及黃竹坑區內的商廈發展潛力,不少投資者對該區前景看好而入市,同時亦加強業主放盤意慾,如新近放售的南匯廣場A座15樓1至6室及28室,整個項目意向價約5,400萬元。 數單位交吉售 可售後租回 中原(工商舖)工商部高級營業董事梁錦和表示,放售項目為黃竹坑業興街11號南匯廣場A座15樓1至6室及28室,總樓面面積約5,797平方呎,以意向價約5,400萬元放售,意向呎價為9,315元,單位以交吉形式放售,上址現由業主自用,可售後租回。為提高物業的叫座力,該物業可一併或獨立購入28室,單位面積約1,022平方呎,意向呎價約為8,400元,內籠備有寫字樓裝修,並可享山景,觀景優勢。 梁氏指出,南匯廣場的地理位置不俗,港鐵站備行人天橋連貫該廈,而路程需約2分鐘,出入非常方便。現時,該廈亦有個別放售盤源,平均意向呎價約10,000元,相比現正放售的單位,叫價貼近市場水平,再者,放售單位均為全相連,靈活度大增。南匯廣場集結各行各業,如著名時裝品牌、成衣公司、貿易公司等,適合不同用家進駐,加上,受惠於港鐵概念,區內的轉型步伐加快,未來將有更多企業由傳統核心區遷至黃竹坑,故租金有更大的上升空間,投資潛力更見優厚。 受惠港鐵概念 租金具上升空間 參考該廈新近成交,如年初,A座中層22至26室,面積約5,167平方呎,以3,480萬元易主,平均呎價約6,735元,同期,A座中層1至3及5室,面積約4,468平方呎,成交價3,172萬元;而新近B座高層單位,面積約1,235平方呎,成交價約1,340萬元,呎價10,850元。 事實上,自南港島綫通車以來,區內物業備受投資者青睞,如年初仁孚香港仔車廠以15.6億元易手,成為本港工廈樓面地價新高的個案;而個別投資者亦早已購入區內工廈重建發展為甲級商廈,商業氣氛日趨熾熱。